纪念民歌运动50年 台音乐团体将举办大型演唱会

_哔哩哔哩_bilibili 2025-07-23 14:04:57 来源: 原创

  中新社台北7月22日电 (记者 张晓曦)台湾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22日在台北宣布,将于11月22日举办“台北大巨蛋 民歌大团圆”演唱会,邀请约百位歌手参与、重现民歌经典。

  20世纪70年代,台湾一些校园歌手、音乐人喊出“唱自己的歌”口号,民歌运动由此滥觞。《乡愁四韵》《龙的传人》等脍炙人口的歌曲旋律清新自然,具有浓厚“中国风”,自称“民歌”,因主要产生于大专院校,被称为“校园民歌”。

7月22日,“台北大巨蛋 民歌大团圆”演唱会记者会在台北举行。图为台湾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历任理事长陶晓清(右二)、吴楚楚(右三)、殷正洋(右一)、李建复 (左一)、丁晓雯(左二)与远雄巨蛋总经理李柏熹 (左三)出席活动。中新社记者 张晓曦 摄

  当日的记者会上,台湾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历任理事长陶晓清、吴楚楚、殷正洋、李建复、丁晓雯共同出席。

  担任过该协会第三及第四任理事长的吴楚楚表示,民歌运动30年时,协会就曾举办纪念演唱会,众多歌手踊跃参与,场面热烈,也希望未来能够在更大的场地举办活动。此次纪念演唱会将走进台北大巨蛋,预计可容纳约4万名观众现场聆听,令人期待。

  据主办方介绍,“台北大巨蛋 民歌大团圆”演唱会将持续约7小时,观众可沉浸其中,感受民歌跨越时代的温暖共鸣。

  远雄巨蛋总经理李柏熹表示,此次演唱会将成为台北大巨蛋启用以来,演出时间最长、参演阵容最庞大的一场音乐会。和民歌一代共同“唱进大巨蛋”,相信也会是一场动人的情感抒发。

  台北市文化局局长蔡诗萍表示,希望演唱会可实现民歌“大团圆”。(完)

hangxiaodexunlianyibancongzaoshang6dian20fenkaishi,xiankaizhunbeihui,yanjiudangtiandetianqitiaojian、feijizhuangkuang、feixingkemu。feixingxunlianjieshuhou,yaodaojiangpingshikaihui,fupandangtiandexunlianqingkuang,zhenduixingdijinxingzhaloubuque,tongshiyuximingtiandekemu。meitianyitaoliuchengzouxialai,zhishao10xiaoshiqibu。航(hang)校(xiao)的(de)训(xun)练(lian)一(yi)般(ban)从(cong)早(zao)上(shang)6(6)点(dian)2(2)0分(fen)开(kai)始(shi),(,)先(xian)开(kai)准(zhun)备(bei)会(hui),(,)研(yan)究(jiu)当(dang)天(tian)的(de)天(tian)气(qi)条(tiao)件(jian)、(、)飞(fei)机(ji)状(zhuang)况(kuang)、(、)飞(fei)行(xing)科(ke)目(mu)。(。)飞(fei)行(xing)训(xun)练(lian)结(jie)束(shu)后(hou),(,)要(yao)到(dao)讲(jiang)评(ping)室(shi)开(kai)会(hui),(,)复(fu)盘(pan)当(dang)天(tian)的(de)训(xun)练(lian)情(qing)况(kuang),(,)针(zhen)对(dui)性(xing)地(di)进(jin)行(xing)查(zha)漏(lou)补(bu)缺(que),(,)同(tong)时(shi)预(yu)习(xi)明(ming)天(tian)的(de)科(ke)目(mu)。(。)每(mei)天(tian)一(yi)套(tao)流(liu)程(cheng)走(zou)下(xia)来(lai),(,)至(zhi)少(shao)1(1)0小(xiao)时(shi)起(qi)步(bu)。(。)

高福:感染新冠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

  今年3月18日,俞敏洪在2023亚布力年会上谈及“用养殖虾冒充野生虾”时这样表示:“我们认这个错误,为什么?那是因为我们经验不足,我们不是故意而为之,我们承认错误,我们弥补错误,在以后加强系统建设能力,尽可能防范这样的错误发生。”

推荐内容

精彩推荐

产品推荐

朝鲜罕见公开卫星发射照片,金与正:将继续推进军事卫星发射
¥
368.00
4.6分
肖战说谢谢淇哥
¥
358.00
4.9分
维持死刑!吴谢宇案宣判现场视频曝光
¥
3588.00
4.6分
亚轨道飞行
¥
5280.00起
4.5分
贵州一地拟规定禁办再婚等酒席
¥
3399.00
4.7分
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会见马斯克
¥
578.00起
4.8分

最新评论

新程序